天富:?穿越时空/沪商谷消费玩江湖侠气
标签: 发布时间:2021-11-01 09:09:19 次浏览
 图:小店虽“破旧”,但店小二却非常热情,一口江湖菜、一碗高度白酒,万丈豪情油然而生。\大公报记者倪巍晨摄  在“同福客栈”抄写“独孤九剑”功法,在“龙门客栈

天富:?穿越时空/沪商谷消费玩江湖侠气(图1)

  图:小店虽“破旧”,但店小二却非常热情,一口江湖菜、一碗高度白酒,万丈豪情油然而生。\大公报记者倪巍晨摄

  在“同福客栈”抄写“独孤九剑”功法,在“龙门客栈”与江湖好汉閒聊,抑或与性情泼辣的“包租婆”吹水……这并非TVB摄影棚的一隅,而是上海申城购物中心的消费新场景│“城市集市.江湖”。很多消费者感叹,在购物中心“血拼”一不留神就“穿越”了。风头正劲的沉浸式体验集市,不仅撩拨了众多后生仔的心弦,连“50后”爷叔和阿姨也被圈粉。市井百态与活色生香的缱绻,诱发的是怀旧的共鸣,无怪乎有人说,城市集市堪称“现象级”的商业模式。\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

  言及近期沪上“最夯”的体验式消费场所,瑞虹天地太阳宫内的“城市集市.江湖”当位列其中。记者在集市中“偶遇”了电影《功夫》中的火云邪神、包租婆,还与《鹿鼎记》中的“韦爵爷”来了次亲密接触。

  复古的街巷、豪情万丈的大漠、古色古香的门楣雕镂,作为上海首家武侠江湖沉浸式街区,一千九百平方米的集市还原了经典武侠电影中的场景,“江湖版”的“清明上河图”让坊间武侠迷们大呼过瘾。

  随手一拍便是一张古风照

  “江湖”内共入驻了17家店舖,既有新晋网红店“粉家金鱼巷小酒馆”,也有老字号“七宝茶社”,更有“提篮桥老摊头葱油饼一号”这样的市井小吃舖。各店风味虽然迥异,但店门外无一例外都排着长长的人龙。

  记者观察到,“江湖”中所有食肆的服务员都穿戴了古代侍卫同款帕头与着装,左侧胸襟上还绣着“小二”字样,一声“客官”便将食客拉入武侠世界。一些用完餐的老饕,或谈论着自己印象深刻的武侠电影,或用手机镜头记录着周遭的江湖场景,更有甚者边剔牙边看着“官府”张贴的“悬赏告示”。正所谓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,他们都在探寻自己的那份武侠绮梦。

  “乘着长假特意约上几位好友一同来重温学生时代的武侠梦。”家住浦东的“85后”陈先生告诉记者,集市的布置满足了他年轻时“仗剑走天涯”的梦想,“约上学生时代的几位老友,点上一桌‘江湖菜’,一同快意江湖,坐在这里边吃边聊,颇有煮酒论英雄之感”。他直言,集市在布置上洋溢着“江湖气”,漫步其间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古风写真,“很武侠,很过瘾”。

  国庆长假期间,“城市集市.江湖”还定期上演了沉浸式戏剧《龙门外传》。主办方透露,未来将依据不同季节,对布景等重新调整或创新,借此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场景体验。

  “集市?里弄” 置身旧街老巷

  较之“江湖”,北外滩来福士内的“城市集市.里弄”,原样复刻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弄堂。尽管“里弄”和“江湖”的故事主线截然不同,但卖点都是“怀旧”。记者刚进入集市,就被左右两侧的“时光之门”所吸引,巨大的背景屏幕播放着30年前的上海街景,很多市民站在屏幕前的拍摄位大摆Pose,拍摄出来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上海的旧街老巷。

  弄堂中常见的搓衣板、卖白兰花的老奶奶、30年前上海人结婚必备的缝纫机……主题为“重逢.记忆中的90年代上海”的“里弄”,每一处都是“沉浸式打卡点”。

  “80后”李先生上世纪末曾住在虹口区,后来因拆迁举家搬至宝山区,国庆假期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一同来到“里弄”探寻儿时记忆的点滴。李先生在“里弄”路边的“书摊”上看到了年轻时常看的《当代歌坛》,他指着封面上的郑伊健、梁咏琪告诉记者:“那时港澳台地区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传入内地,很多人因此开始接触粤语歌,伊麵和GIGI是当年被歌迷们看好的‘CP’。”他续称,刚才在“溜溜球郭大王淨素坊”吃了顿炒饭套餐,全素炒饭、酥排、菩提汤,“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”。

相关内容

本文由天富注册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xjvip.com/news/915.html